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高端访谈 潘东晖:把非金属矿工业打造成重要支柱产业



◎  首席记者 王琼杰

 

非金属矿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开发前景广阔,在新兴产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非金属矿工业的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正受到来自各方的关注和重视。近日,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印发了《非金属矿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了我国非金属矿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中国矿业报》记者就有关问题专访了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会长潘东晖。

 

7.png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会长  潘东晖

 

《中国矿业报》:我国非金属矿工业发展现状如何?“十三五”期间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

 

潘东晖:非金属矿工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国际竞争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担当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任。目前,我国非金属矿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已达约9000亿元,各类矿山开发及深加工企业数量约10万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非金属矿生产和消费大国。

 

“十三五”期间,我国非金属矿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创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探明储量保持增长,产品产量不断增加。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石墨和萤石查明资源量有所增长。晶质石墨查明资源储量近4.4亿吨,比2016年增长62%;普通萤石查明资源储量折算为氟化钙2.22亿吨,比2016年增长8.56%。其他主要非金属矿种查明资源储量也保持较好增长。“十三五”期间,主要非金属矿产品产量均有增加,部分矿产品产量有所减少。

 

二是经济效益量质齐升,产业布局有所改善。“十三五”期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16年的6400亿元,到2020年的9000亿元;利润从2016年的410亿元,到2020年的600亿元。深加工产品和矿物功能材料产品产量和销量收入有较大幅度提升,行业经济效益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势头。我国重点非金属矿种逐步形成以资源集聚地为主的生产片区的产业分布,已初步形成了六大石墨主要生产片区、萤石主要生产片区、硅质原料生产片区、重晶石生产片区、硅灰石生产片区、碳酸钙生产片区、膨润土生产片区和凹凸棒石生产片区。

 

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我国非金属矿采选业的产量和产值呈下降趋势,深加工及矿物材料产量和产值快速增长。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在农村农业、生物医药、环境治理、新能源、电子信息、绿色建材等市场需求牵引下,矿物功能填料、环保助剂材料、土壤改良剂、多功能矿物肥料、电池负极材料、高性能电子封装材料等非金属矿深加工及矿物功能材料产品不断开发和生产应用。据统计主要非金属矿种的深加工产品产值比例已接近60%。

 

“十三五”期间,非金属矿工业科技创新成果日益涌现、创新平台不断增加、创新队伍不断壮大、创新成效日益显著,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非金属矿工业的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进非金属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2018年,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设立的“非金属矿科学技术奖”列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社会力量设奖名单(奖励办编号0301)。2018-2020年,3个年度非金属矿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黏土矿物埃洛石的生物医学应用基础研究》等50项获奖成果。“基于湿法凹凸棒石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石墨和石墨烯材料”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四是绿色矿业初见成效,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十三五”期间,由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组织起草,自然资源部发布并实施《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标准;两批次全国共有1254家矿山企业被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其中非金属矿472家,占38%;完成了包括石膏、硅灰石、膨润土、硅藻土、石棉、滑石、菱镁矿、硅质原料、岩石矿产等重要非金属矿产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最低“三率”指标要求研究制定工作。

 

“十三五”期间,非金属矿工业紧紧抓住我国经济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研究起草《关于促进非金属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和保障措施;组织编制《2021-2035非金属矿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分阶段对非金属矿技术发展需求、发展重点、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进行梳理和明确,进一步增强行业科技创新的引导性、针对性和目标性;组织制订《非金属矿行业新一代技术装备创新研发行动方案》,提出新一代非金属矿技术装备创新研发攻关的目标和任务。非金属矿工业在保障关键材料安全供给,加快电子信息、环境治理等矿物功能材料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我国非金属矿工业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中国矿业报》:我国非金属矿工业还面临哪些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潘东晖: 非金属矿工业“十三五”期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但是,行业发展面临着基础工业低端原辅料产能过剩,满足生产消费升级的高性能原辅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矿物功能材料短缺,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性矛盾有待继续化解,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非金属矿产品需求处于“传统领域提质增量、新兴领域加快拓展、需求与供给有效促进”的需求增长机遇期。日化、造纸、涂料、冶金、橡塑等传统基础工业领域产业升级对高性能非金属矿原辅材料的需求将有较大增长;农业农村、环境治理、新能源、电子信息、功能填料等新兴领域对矿物功能材料的需求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将是非金属矿行业新的增长极;国防军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性能矿物功能材料的需求,将随着技术创新的突破引发较大的需求潜力。

 

《中国矿业报》:“十四五”我国非金属矿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是什么?

 

潘东晖: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确立新发展理念,围绕“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发展新目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水平,加大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在“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新能源、电子信息、环境治理”等领域的生产与应用,加快构建行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重点领域的非矿材料供应安全提供保障。力争实现我国由非金属矿大国向非金属矿强国的转变。

 

基本原则: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按照“市场需求牵引、重视基础研究、把握共性关键、重构研发平台、完善创新机制”的要求,完善“针对性、持续性、有效性”科技创新服务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增强企业为主体、政府与协会共同发力、科研院所深度参与、财政金融配合支撑的行业集约式“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是促进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产业规模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上下游产业间协同发展;落实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同步发展;推进以市场化为手段,资源、资本为纽带的产业整合重组,促进产业高级化发展。

 

三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非金属矿产业的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加快绿色矿山、绿色制造体系完善和实施工作,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四是推进集群集约发展。加强产业整合,优化要素配置,推进资源的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开发。积极构建“资源循环、产业集群、生产集约、产业成链、服务配套、规模效益”的发展新业态。

 

我国非金属矿“十四五”目标:

 

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非金属矿产业整体效益逐年提升,产业集群集约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以优势矿种综合开发的产业集团(园区)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产业发展中坚力量。建设3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5亿元、20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规模效益好、示范作用强、产业特色鲜明的国家级非金属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成为支撑我国非金属矿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行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2万亿元,我国迈入世界非金属矿工业强国行列。

 

二是供给水平明显提高。各类非金属矿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品质明显提升,产品的质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体系基本完善并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遴选培育100个生产制造示范项目和20个供应链示范平台,石墨、萤石、重晶石、石英等战略性非金属矿产品的供应保障安全可靠。

 

三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积极探索设立产业创新发展基金,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2.5%;实施《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创建一批区域性、园区式技术创新平台,攻克50项以上数字化先进开采、短流程智能选矿、保护矿物结构特殊加工、在线监测与检测系统等技术与装备,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互联网+协同制造”取得明显成效。

 

四是质量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进一步健全企业质量品牌管理体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主要非金属矿产品质量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度开展品牌培育,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市场影响力和应用领域认可度不断提高,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体系基本建立。

 

五是低碳绿色发展更加深入。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施《非金属矿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到2025年,清洁能源使用量提高50%,减少生产过程碳排放30%,节能降耗减排用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产业值占比10%,确保2030年非金属矿行业实现碳达峰,碳排放总量同比2020年减少80%。全面推进非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实现“三率”指标达标,进一步深化行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及绿色产业链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争取在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的非金属矿工业体系,跻身世界非金属矿工业强国。产业规模效益显著,行业全面协调发展;国际国内开发并举,资源安全保障有力;产业布局合理,产品结构先进;产学研用创新链完善,原创性科技创新驱动强劲;关键技术装备材料自主供给,供应链安全可靠;行业绿色、低碳、数字、智能化水平一流;标准化体系健全,质量品牌突出;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突出,成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

 

《中国矿业报》:为确保上述目标实现,我国非金属矿行业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潘东晖:在重点任务方面有如下部署:

 

一是加强重点资源勘探。结合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实施等契机,加大对未来可能出现保障危机的石墨、萤石、石英、云母等以及短缺非金属矿资源的勘探力度。加大对大型及超大型优势非金属矿资源的勘探勘查力度,提升我国非金属矿产业持续发展的优质资源保障程度。

 

二是构建产业组织新业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以特色产业集群及产业园区为载体,推进建设国家非金属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积极培育一批资源配置能力强、技术引领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强的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积极引导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和相关领域的技术联盟、采购联盟、生产联盟等建设。

 

三是提升新材料供给水平。着重开发面向“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农业农村、增材制造、绿色建材”等重点领域及新兴产业的矿物功能材料及相关产品,全面优化非金属矿产品供给结构。重点保证涉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国防安全、国计民生等重要领域的非金属矿物基础原辅料及矿物功能材料供应。

 

四是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推进行业研究开发、技术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评估等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建设,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系统化服务能力。提升矿物材料认证评估及检验检测能力,推进建立重点矿种资源数据库、产品数据库及专利数据库等,为企业提供创新资源和产业数据的开放共享服务。重点支持具有较好基础、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发展。


 五是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按照《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2-2018)有关要求,加快推进各类非金属矿山的绿色建设工作。鼓励地方政府建立“先征后退”的绿色矿山发展基金,全面支撑绿色矿山发展。引入机器代人、智慧矿山等先进理念,研发并推广数字矿山建模、开采工艺优化、智能设备选矿、减排除尘降噪、复绿复垦等重点技术。支持和引导符合政策条件的矿山,向工业遗址公园、地质公园(博物馆)、工业类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转型。

 

六是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加快实施非金属矿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将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考核目标。编制行业碳减排、碳达峰监测、评价、统计、考核管理办法,出台《绿色低碳技术产业目录》,禁止高排放高能耗产业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应用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通过技术管理手段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七是强化质量品牌建设。组织制定和实施品牌培育计划和评价体系,依托产业集群、国家非金属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与示范企业等的建设工作,实施行业品牌提升计划。通过组织行业大会、产品展示博览会、科技与市场交流会等活动,为企业搭建展示平台,积极利用新媒体等传播渠道,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

 

八是建立矿物功能材料标准体系。以非金属矿精细化、功能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为导向,加快“环境治理、绿色建材、高品质工业原辅料、增材制造”等领域用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标准体系建设和产品标准制定。积极推进石墨、萤石、滑石、黏土等国家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提高我国非矿产品在国际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中话语权。

 

九是构建全球范围内的供给体系。以优势资源、关键领域、骨干企业为重点,积极构建覆盖全球的非金属矿资源及产品供给体系。加强与优势非金属矿产区的资源开发国际合作,围绕国际化发展战略,大力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质非金属矿产资源,扶持资源勘查企业、矿产开发企业、下游深加工企业等“协同出海”。加大对优势矿产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认证、检验、贸易、生产等制度研究。

 

与此同时,还要配套实施包括重点企业特色产业园示范工程、产业大数据建设工程、绿色生产和智能制造推进工程、高技能职业人才培养工程、《重点非金属矿技术装备及产品研发项目指南》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


同期活动

北京海闻展览有限公司
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乙18号院万达广场C座1709

haiwen2002@126.com

86-10-68659227 / 9226

法律信息 |隐私数据保护 |   2017 北京海闻展览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33042号-8